被资本推进白宫的农家子,杜鲁门为何抛弃罗斯福规划拉开冷战铁幕

发布日期:2025-08-04 点击次数:15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演讲中慷慨激昂地阐释着援助希腊、土耳其政府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性,提出要将“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未来的首要任务。

这标志着美国正式抛弃了罗斯福大国合作的战后设计,将与苏联的关系由合作转向对抗,美苏冷战的序幕从此正式开启。

作为罗斯福的副总统,杜鲁门为何在涉及美国乃至世界未来秩序的的关键问题上,与罗斯福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立场?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杜鲁门的上位之路说起。

从农民到总统

杜鲁门,1884年出生于密苏里州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母亲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给了杜鲁门很好的家庭教养。

杜鲁门从5岁起,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始读书弹琴,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能够顺利考上大学。

可惜他的父亲本事平平,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发财梦,家中稍有余钱就拿去投资,直到亏得分文不剩。

以至于等到杜鲁门中学毕业准备报考大学时,却被告知家里已经无力继续供他读书。

杜鲁门不想放弃前程,又去报考不收费的军校,但军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更严格的要求,杜鲁门因视力不合格未能过关。

最后的希望破灭,杜鲁门只能以中学文凭进入社会,先是在铁路、银行当了几年办事员,后来又被父亲叫回家帮忙料理农场。

在家务农期间,他喜欢上了一个叫贝丝的女孩,但贝丝的父母却嫌弃杜鲁门穷困,拒绝将女儿嫁给杜鲁门。

杜鲁门因此深受刺激,誓要出人头地,让贝丝的父母改变主意。

于是,在1914年杜鲁门的父亲去世,杜鲁门可以做主家庭资产处置时,他当即选择弃农从商。

但遗憾的是,杜鲁门和他的父亲一样,没有什么商业眼光,他的两次创业尝试都是以失败告终。

好在命运总算是青睐了杜鲁门一回,就在他即将败光家底之际,美国宣布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为此扩大征兵。

杜鲁门打着为国奉献的旗号,卖掉了快要开不下去的公司,转身参军入伍。

这一次,他吸取此前报考军校失败的教训,提前背下视力表,顺利在征兵体检中蒙混过关。

不仅如此,他还对征兵人员谎称自己是大学学历,因此得到了军方的重视,被派往西尔堡炮兵学校进修。

由于在军校镀过金,杜鲁门刚被编入部队就被任命为上尉连长,在立下战功之后也更容易获得擢升,等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军衔已经升到了中校,算是个中级军官了。

因此,当退役后的杜鲁门再度向贝丝求婚时,贝丝的父母没有再阻止。

婚后的杜鲁门用自己的退伍费与朋友合伙开起了一家服装店,但事实证明,他实在不适合做生意。

由于经营不善,这家服装店短短2年之后就破产倒闭了,只给杜鲁门留下一堆欠债。

好在杜鲁门在军队的那些年里,结识了不少战友,其中有一位名叫吉姆·彭德格斯特,是个背景深厚的世家子。

当杜鲁门走投无路向此前的战友们求助时,这位吉姆·彭德格斯特出手拉了他一把,将杜鲁门引荐给了自己的叔叔,当时的密苏里州民主党头面人物汤姆·彭德格斯特。

在汤姆·彭德格斯特的提携下,杜鲁门顺利走上了政途,在1922年当选密苏里州杰克逊县法官,1934年更是成为了密苏里州的2名联邦参议员之一。

这次命运逆转让杜鲁门深刻认识到了裙带关系的威力,在参议员任上,他积极结交各路党派头面人物,成功抱上了圣路易斯州民主党领袖罗伯特·汉尼根的大腿。

正是由于此人的支持,1939年彭德格斯特倒台时,杜鲁门并未受到波及,还能够继续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参议员。

此时,民主党的党内斗争已经越发激烈,能够给大资本家把税加到90%以上的罗斯福总统与那些不是大资本家就是大资本家代言人的民主党高层之间日渐水火不容。

之前是全球经济大萧条,在法西斯和共产党的压力下,美国资本家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了罗斯福的加税,现在美国经济有所恢复,社会矛盾缓解,这些资本家自然会想着给自己松绑。

由于罗斯福不仅深受民众欢迎,还与军队有很深的联系,这些人不敢对罗斯福动手,好在罗斯福年事已高,身体也不怎么样,估计没有多久的活头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罗斯福有一位与他政见接近,且同样深受民众欢迎的副总统华莱士。

于是,各路民主党大佬一致认定,为了资本家的美好未来,下一次总统选举时一定要把华莱士换掉,并在1944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联合逼宫。

尽管罗斯福不愿放弃自己看好的接班人,但面对党内各派系的联合施压,也只得做出让步,同意副总统由党内选举产生。

原本,罗斯福的算盘是,华莱士作为实权副总统,在美国颇有民望,民主党的基层成员普遍支持华莱士,如果是正常选举,华莱士当选不是难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罗斯福还公开宣布,自己会把票投给华莱士,利用自身的名望为华莱士助威。

一开始,事情的发展也却如罗斯福所料,华莱士在初选中取得了压倒性领先。

然而,罗斯福显然还是低估了资本家们能够无耻到什么程度。

在最后一轮选举开始前,民主党高层紧急联手干涉,又是封锁会场阻止华莱士支持者投票,又是威逼利诱让投票代表改选,硬是逆转了选情,让原本排名第二的杜鲁门赢下了选举。

面对如此情况,罗斯福和华莱士只能愿赌服输,让杜鲁门和罗斯福搭班参加1944年大选。

以罗斯福的民望,这次大选的结果自然毋庸置疑,杜鲁门顺利成为了副总统。

次年4月,罗斯福便因病逝世,杜鲁门如那些支持他的民主党高层所愿,接班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

为资本代言

作为被资本硬推到台前的代表,杜鲁门本身的政治经验尚且匮乏,政治手腕也不算高超,唯一的“出众”之处,便是乐意帮支持自己的“朋友”办事。

这其实并不算令人意外,若非容易操控,杜鲁门也不会成为利益不一致的各方资本都愿意接受的下任总统人选。

并且,罗斯福并不待见这个被党内资本大佬硬塞过来,取代了原定继承人的副总统,尽管接受了杜鲁门作为自己的副手,但在生前完全将他排除在白宫决策之外。

因此,当杜鲁门成为美国总统后,对自己面前的政务完全不知所措,只能依靠手下的官僚为自己提供建议。

而他所信重的官僚,都是在战争中获利的集团成员,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前程,当然不愿意美国如罗斯福所设计的那样,在战后彻底退出战时状态。

如果杜鲁门愿意信任和依靠罗斯福留下的团队,他们或许还能够按照罗斯福生前的设计,给美国的战争机器踩一踩刹车。

但杜鲁门为了感谢那些支持他上位的老朋友,在接任总统之位后,慷慨地把内阁职务交给这些人作为回报。

回顾杜鲁门的上位之路,这些“杜鲁门的老朋友”的身份自然也就十分明晰了,他们大多是美国传统精英,换句话说,就是各路大资本或大资本的代言人。

无论是出于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本能敌视,还是出于自己身后的利益集团在军工经济上获得的利益,这些人也都希望美国在二战后无缝衔接转为对抗苏联。

在手下官僚与身边阁员的共同影响下,本就对苏联有着深刻成见,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甚至因为说出“如果苏联占优,美国应该帮助德国,让纳粹大开杀戒”引起风波差点结束政治生涯的杜鲁门理所当然地越来越倾向与苏联对抗。

来自美国的敌意征兆,又引发了因二战损失惨重,国力虚弱的苏联的强烈警惕,而苏联的反应在杜鲁门眼中,就是苏联不可信任,不能合作的印证。

就这样,罗斯福时期尚且称得上亲密的美苏关系在杜鲁门继任后迅速恶化,原本罗斯福为世界设计的和平秩序,也被改写为了冷战格局。

在二战中崛起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得偿所愿,在冷战当中进一步壮大,最终发展成了连美国政府都惹不起的庞然大物,甚至能够左右美国的对外政策。

只不过,为资本出力良多的杜鲁门本人,却并未得到资本的厚待,晚年过得穷困潦倒。

最终,还是美国政府觉得,前总统日子过得太艰辛有失美国超级大国的体面,推动国会出台《前总统法案》,规定所有卸任总统都可以领取一笔与内阁成员薪水相当的退休金,解了杜鲁门的困境。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