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十米跳台上让水花乖乖“消失”的小姑娘,最近有了新舞台——理发店的转椅。几缕染着浅色的发丝垂在额前,镜子里映出全红婵紧致透亮的脸蛋,她乐呵呵地看着发型师捣鼓,指甲盖上说不定还带着点亮闪闪的颜色。嗨呀,这不就是咱们巷子口爱捯饬的邻家妹子嘛!网友扒出这组生活照,评论区立马炸了锅:“皮肤白得发光啊婵宝!”“好家伙,这真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小猴子?”原来私下里的她,笑起来甜得齁嗓子。
也难怪大家意外。咱普通老百姓对奥运冠军的印象,多少还停留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眼神带煞那会儿。体操房的杠铃,田径场的跑道,跳水馆的高台,这些才是她们的主场——至于染头发、做指甲、爱打扮?这事儿跟“为国争光”的金牌光环八竿子打不着似的。就像咱看着超市里精挑细选西红柿的大姐,愣是没法把她跟菜市场操刀剁排骨的形象重叠起来。运动员嘛,尤其是顶级选手,生活就该围着杠铃、秒表和泳池转悠才对?这种脑补,就跟觉得大厨回家顿顿吃满汉全席一样,纯粹闲操心。闷头练,拼命比,拿金牌,这套路数早就刻在咱的刻板印象里了,谁想过世界冠军们脱下训练服,也得琢磨今儿涂什么颜色的指甲油啊。
你细琢磨琢磨,这些年头啊,“破格”的年轻选手还真不少。傅园慧当年的“洪荒之力”,逗乐了全中国;张国伟那标志性的“白鹤亮翅”,搁在田径场上是一景。这说明啥?新一代的运动健儿,不情愿被框在那句口号里了。赛场是他们发光发热的阵地,可这之外,咋就不能有点自个儿的小乐子、小爱好呢?对全红婵这点“臭美”的劲头就一惊一乍,说到底,跟见着班主任放假穿花裙子一样,都是脑子里的老黄历翻不匀实。我跟你说,这不是“不像运动员”,这才是运动员该有的、活得热气腾腾的模样啊。
看看网上这些动静,有些声音特别起劲:“哎呀这不得分心吗?”“她教练组也同意?”这话里话外,还是老一套——总觉得比赛拿分才是正道,捯饬打扮那是歪道。这拧巴劲儿,说白了就是没转过弯来:职业竞技跟个人生活乐趣,非得水火不容吗?你让一个15岁就惊艳全球的小姑娘天天除了跳水啥也不能琢磨,合适吗?咱自己上班还有个摸鱼喝茶的时候呢。说到底,咱们在为她欢呼水花消失术的精妙时,又凭什么对她发梢上一点染色剂那么苛刻呢?这不拧巴么?
说到底,这个小姑娘能在十米台上稳稳压住水花,靠的可不只是一把子力气和千锤百炼的技艺。那份站上高台的胆气、那份享受竞技的赤诚、那份对自我的认真劲儿,才是扎扎实实的底子。当她乐于把自己收拾得精神又漂亮,恰恰说明她对生活和自己有要求、有热爱。这种热气腾腾的生活态度,和泳池边上的拼劲头一样,都金贵着呢。咱们啊,真该替这样的婵宝高兴——跳台上压得住水花的小姑娘,生活里也按着自己喜欢的样子,热乎乎地过。十米高台压住的水花,终究源于那份跳下去的勇气啊。
#热点观察家第6期#